通威股份的2025年半年报一出来,市场直接炸锅了,光伏龙头,900亿市值的大块头,半年亏了快50亿,这种反差,实在让人喘不过气。
7月中旬业绩预告刚亮相,大家还想着亏损49到52亿的区间,可能会有个惊喜,结果最终亏损49.6亿,直接把下限踩穿了0.6亿,早知道就别盼了。
2025年上半年,通威股份的总收入405亿元,同比下滑7.5%,这个数字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,但在行业周期下行的情况下,算是勉强站稳脚跟,但问题是——净亏损扩大了58%。
去年同期亏31.3亿,今年直接飙到49.6亿,增幅让人咂舌,这不是单纯的营收问题,更像是内外压力叠加的结果,谁也没想到,龙头也有这么一天。
要说季度表现,2025年一季度,通威的收入是159亿,同比下滑18.6%,二季度收入246亿,虽有1.4%的微增,总算止住下滑,但亏损却没收敛,一季度亏25.9亿,二季度再亏23.6亿。
连续7个季度亏损,这放在A股历史上也不算多见了,2023年四季度就开始亏,算到2025年二季度,这种连跌走势,怎么看都让人揪心。
通威的业务结构其实很有意思,双主业——农牧和光伏,光伏是主心骨,农牧偏稳健,结果2025年上半年,光伏收入271亿,同比下滑7.3%,农牧134亿,同样下滑7.9%。
按理说,农牧业务应该是稳定器,但现实很骨感,农牧毛利率9.7%,毛利润13亿,已算不错,可光伏这头,毛利率居然是负的,-4.7%,半年毛亏损12.7亿,根本补不上窟窿。
费用这块也不省心,销售费用8.9亿,研发5.3亿,管理费用14.5亿,都算是刚性支出,财务费用更高,14.6亿利息支出,虽然有1.2亿的利息收入,算下来净支出还是13.5亿。
资产减值损失也是个大雷,2025年上半年24.2亿,主要是存货跌价和合同履约减值,跟去年比又多了,行业周期一旦下行,资产减值往往就是这样雪上加霜。
综合通威交出了历史最差半年报,亏损近50亿,这个数字太扎眼,尤其对投资者来说,心理防线都快被击穿了。
如果细看子公司,三大光伏子公司是亏损主力,永祥股份主攻高纯晶硅,亏了29.5亿,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做电池片,亏17.4亿,通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做组件,亏7.4亿。
三家子公司加起来,2025年上半年亏了超过54亿,甚至比通威中报总亏损还多,这说明母公司可能还有其他业务在勉强拖着,算是一点点“好消息”。
更让人警觉的是,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和通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,2025年6月底净资产已经变成负的,分别是-2亿和-35亿,这两家公司已经技术性资不抵债。
实际上,通威并不是一直这么惨,2021到2023年光伏高景气时,靠上游高纯晶硅,三年合计赚了475亿,让同行都眼红,所谓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”,现在账上还躺着192亿货币资金。
长期借款高达529亿,官方说“新债换旧债”,虽然理论上可行,但债务雪球越滚越大,到2025年6月末,总负债1452亿,比去年末又多了72亿,资产负债率高达71.9%。
有意思的是,二级市场上,通威股份股价却在涨,2025年5月至8月,连续三个月上涨,尤其是7月,涨幅超过20%,今年以来跌幅也缩小到不到5%,截至8月,市值947亿。
一面是史上最差中报,一面是股价回暖,资本市场的逻辑似乎和财报数据对着干,似乎有人在赌通威还能扛过去,甚至期待行业周期回转。
回头看,2025年上半年,整个光伏行业都在阵痛,原材料价格跳水,产能过剩严重,企业间恶性竞争不断加剧,通威的亏损只是行业恶化的一个“缩影”。
农牧作为次主业,本该稳定输出,结果也没能扛住大势,毛利率虽高于光伏,但收入规模和光伏没法比,想靠农牧补光伏的窟窿,太难。
费用端压力持续上升,销售、管理、研发全是硬性开支,哪项都不敢砍,砍了影响未来竞争力,不砍又拖累利润,企业管理层进退两难。
资产减值的背后,其实是行业大洗牌的信号,存货跌价、合同减值,都是行业供需错配的结果,周期下行时,大家都得承受。
三大光伏子公司亏损如此之重,主要还是因为高纯晶硅、电池片、组件三个环节都被挤压,价格跌到成本线以下,谁都有可能被拍在沙滩上。
净资产为负的子公司,未来怎么处理,也成了通威管理层和投资者心头的大问号,继续输血还是割肉止损,谁也给不出肯定答案。
过去三年赚的钱,也许还够支撑一阵,但如果光伏行业迟迟不回暖,靠老本吃饭,迟早会有吃完的一天。
市场看多和看空的声音此起彼伏,有人觉得通威坚韧,有底子,也有资金,挺一挺就能过去,也有人担心,一旦周期见顶,回来的路就更难走。
2025年下半年,外部环境依旧复杂,行业洗牌还没结束,通威要想扭亏,除了等行业回暖,自己也得有大动作,否则,亏损还会持续。
管理层的选择其实很有限,减产、优化结构、强化现金流,每一步都得谨慎,走错一步,就是万丈深渊。
投资者的信心其实很脆弱,短期股价反弹,未必代表基本面改善,资本的耐心不会无限,关键还看业绩能不能“止血”。
行业里头的矛盾也很突出,大家都在比谁熬得久,但最后熬过寒冬的,只能是少数,通威能不能撑到春天,还得往后看。
历史上大周期下的龙头企业,有的涅槃重生,有的逐步边缘化,通威的命运,或许就在接下来的半年里见分晓。
现在回头看,2025年上半年的通威,就像一个悬在半空的巨人,既有庞大的资源和历史积累,也有难以摆脱的负担和风险。
是继续守着光伏主业死磕,还是顺势调整,甚至壮士断腕,市场和管理层都在等一个明确信号,时间不会等人。
未来半年,行业周期、公司战略、资本市场的反馈,三者缺一不可,任何一点风吹草动,都可能引发新的变局。
结局如何,谁也说不准,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通威的挑战,还远没有结束。
同创优配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-配资实盘正规平台-股市怎么申请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